开云 (中国大陆) Kaiyun·官方网站

欢迎莅临开云 (中国大陆) Kaiyun·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联系方式 Kaiyun(开云)
Kaiyun(开云)

Kaiyun(开云)定制螺旋压榨机、精雕机设备研发生产厂家

寿命长达10年,精准度达0.01MM,效率高

免费打样咨询:
0373-3022599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Kaiyun资讯

左立良:从一名普通操作工到中车高铁工匠

文章作者:小编 人气:发表时间:2023-12-07 04:16:48

  左立良,男,49岁,湖南湘潭人。2003年加入中车时代新材,从一名操作工,成长为株洲市E类人才、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“火车头”奖章获得者、中车资深技能专家、中车高铁工匠、中车劳动模范、数控车工高级技师、高级工程师,中车时代新材“智能加工”技能专家和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。

  左立良从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,一直从事机械制造加工,先后干过车工、铣工、磨工,操作的都是普通机床。1999年,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见识了数控设备的巨大优势,他认为数控设备将来肯定会在我国得到大规模应用,数控加工一定会有很大的需求。

  2003年初,左立良加入中车时代新材,来到当时位于海天路1号的时代新材技术中心,从事机械加工工作。当时中车时代新材只有一台数控车床、两台数控加工中心机床,他主动提出要学习数控设备操作。由于基本功很扎实,他获准跟徒学习操作数控设备。

  为了尽快掌握数控设备并早日上岗,他利用各种机会学习理论知识和数控设备操作技术。别人要花一年时间学习,他两个月时间就掌握了与数控设备操作有关的机械、电气、液压以及控制参数等方面的原理知识,成为中车时代新材首批数控机加设备的操作人。

  彼时,中车时代新材机械加工处于模具的型腔面加工、橡胶产品试制与转批阶段,很多工作都是首次开展,出现的问题让人措手不及。“有时甚至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怀疑。”左立良说,尽管如此,他还是选择了相信,选择了坚守。

  2008年初,中车时代新材桥梁产业扩能,机械加工团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。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,主要起承载和适应变形的作用,机械加工则是产品成型的重要环节。此前,中车时代新材还不具备加工大型桥梁支座产品的能力,也没有这方面的生产经验。

  在一次新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,产品完成了装夹、校正、对刀、程序编制、试切削等工序加工成球型后,开云全站 kaiyun网站无法使用正常吊具卸下来。眼看那边要交付,这边却卸不下来,左立良便和这个问题较上劲了。通过不断摸索,他发现,产品必须设计专用的工装工具,开云全站 kaiyun网站否则一旦磕碰会导致产品报废。

  找到问题症结,他在缺乏工艺、资源的情况下查阅了大量资料,设计非标刀杆、刀头、吊具,最终根据球面大小设计了一款人字形工装吊具,以最快时间实现了产品装卸,一举解决了桥梁支座加工球面吊装难题,满足了头批桥梁支座产品交付需求,为中车时代新材桥梁产业的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  为了让后续更多批次产品顺利交付,左立良还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工装吊具自动化,让工具可调节范围更大,用途更广。

  通过对机械加工技术的不断探究,左立良作为核心成员,参与了《港珠澳大桥隔减震(振)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》《桥梁深水基础、阻尼与减隔震装置静动力试验系统研发及应用》等国家级项目,带领团队发表论文16篇,申报专利13项;作为第一撰稿人参与编写中车技能等级认定《通用职业标准汇编》,结合中车及国家职业标准进行命题与分析,制定职业标准框架20余套;完成了上千种材料的最佳切削参数整理,建成中车时代新材首个“智慧切削数据库”,为批量生产提供有效的借鉴与参考。

  作为中国中车高级考评员,左立良特别注重培养锻炼年轻人,带领大家一起进步。这些年,他多维度培养技能复合型N+1人才69名、高级技师29人、技师43人。

  以理想为初心,在“产业报国”的担当中勇毅前行,左立良用“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、一丝不苟、追求卓越”的工匠精神,完美诠释了“高铁工匠”的内涵。